工作动态∣“代际学习研究:实践进展与学术对话(三)”学术沙龙在线进行

作者:发布时间:2024-06-02

530日晚,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全国代际学习研究联盟共同主办的“代际学习研究:实践进展与学术对话(三)”学术沙龙活动通过腾讯会议举行。本次沙龙邀请了来自德国慕尼黑音乐学校的合唱指挥、音乐教师胡静,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社区学院的蒋晓院长,上海市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区学校的袁时军校长,浙江省丽水开放大学家庭教育负责人田柯霞,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的丁小明副校长,浙江省武义县泉溪镇中心小学高级教师涂淑莉。六位分享嘉宾先后围绕代际学习主题分享了主旨报告《音乐作为连接不同世代的桥梁——德国音乐教育实践中的代际学习与互动》《四步共学代际共长——“一老一小代际学习的西湖实践》《家校社企四维联袂共筑··和谐代际教育新范式——上海湾区高新区社区学校》《基于代际学习的学习型家庭构建》《隔代共学互学,为多方面实现社会和谐美好的探索与实践》和《依托隔代互学推进乡村社区教育的实践研究》。

本次沙龙活动还邀请了全国代际学习研究联盟轮值主席学校、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小学的张蓓蕾校长担任主持人,邀请了广州开放大学的熊军校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教育学院院长欧阳忠明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马丽华副教授担任点评专家。熊校长表示,“随着时代发展,想象力的培养对教育整体提升,包括代际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也将有益于终身学习的实现”。欧阳教授指出,“代际主体间的共同需求,即利益连接点,是代际学习项目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马教授认为,“代际学习也需要考虑其潜在的风险,比如,父母缺位问题、代际矛盾/冲突问题、过度依赖长者经验指导而限制年轻一代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的问题等”。

活动最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家成教授发表总结致辞,他指出,在今天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背景下,代际学习还是一个新事物。在一定意义上,它可能会改变不少我们原有的基础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包括工作场所学习的一些形态。他建议,有关代际教育研究今后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第一,持续增强对教育效益的敏感;第二,不断深化对学习质量的研究;第三,不断重视对生命价值感和意义感的追求。
据了解,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全国各地老年大学、中小学等,在持续推动代际学习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第四期在线学术沙龙已经在准备中,“全国代际学习研究联盟”的年会也即将举行。
供稿:李书涵
审核:邹  文 李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