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北京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方中雄,北京开放大学党政办公室主任程继强,北京开放大学培训学院副院长魏学智,培训学院副教授张祥兰,培训学院教师李穆夏娃一行来访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主题的交流座谈。
本次会议由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行政部主任邹文主持,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家成,兼职研究员张永,老年教育项目首席研究员马丽华,上海市长宁区开元小学校长高敏,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科研助理朱卫炜、史可媛出席会议。


北京开放大学一行到访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
会议伊始,邹文主任对方中雄书记和各位同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的成立背景与主要工作任务、研究方向等,并分享了近期研究院的重点工作。
长宁区开元小学校长高敏详细介绍了学校家校共育模式的发展历程。她从学校面临的挑战谈起,重点分享了李家成院长引领下的“家文化”理念的发展脉络,从1.0阶段的行政意识,迈向2.0阶段的服务意识,再到3.0阶段的共育意识,直至探索4.0阶段的共建共享。高校长还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开元小学在课程迭代、机制创新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分享了她对未来家校共育4.0阶段的思考。

上海市长宁区开元小学校长高敏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老年教育项目首席研究员马丽华从少子老龄化背景谈起,指出“老”“小”群体面临着不同的痛点问题。马老师所在的项目研究团队根据这些痛点,探究了多代共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实践。她详细说明了研究成果在课程内容、学习形式、运行模式及资源配套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并强调了多代共学在促进代际交流和教育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老年教育项目首席研究员马丽华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张永介绍了成人教育的一体两翼模式,即以学历教育为核心支柱,辅以社区教育和职场教育的有机协同。他指出,当前成人教育学科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亟需拓展社区场域的教育资源。张老师以正在台州开展的家校社协同能力建设项目为例,尝试从家长在社区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能力培养入手,通过整合地方资源、制定家校社协同手册、培育学习团队带领人、举办家长分论坛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推动了社区在成人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实现了家校社协同教育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兼职研究员张永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李家成院长在家校社研究领域深耕多年,他表示,与基础教育相比,终身教育视角会更关注全民学习,涵盖了家长、教师等所有参与主体的终身学习需求。他介绍了研究院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团队基础,突出了在本领域不断通过研发而解决核心问题、形成品牌成果的方法论特征。他强调,研究院不仅致力于研发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具和方法,还积极拓展国际视野,推广所研发的重要成果,促成知识体系建设。李院长还重点介绍了研究院发起的全国代际学习研究联盟、全国家委会主任工作联盟、长三角镇域家校社合作联盟以及全国气候变化教育研究联盟的进展,认为上述工作为进一步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持。

李家成院长
方中雄书记在听取了与会发言后表示,自年初北京市教委依托北京开放大学设立了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以来,学校一直在探索如何有效推进家校社一体化发展。此次来访深入了解了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在家校社协同育人领域的工作模式和创新实践,对北京开放大学的相关工作具有重要启发。方书记高度评价了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以社区为基础,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教育服务模式。他指出,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不仅能敏锐捕捉实际问题,还能快速转化为研究课题,并通过建立研究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这种超越高校传统边界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为北京开放大学未来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北京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方中雄
此次座谈圆满结束,双方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代际学习等领域的深入交流,为未来进一步合作、共同推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