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促进中国气候变化教育自主实践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加强跨地域合作,助力气候适应社会的建立,助力教育综合改革,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上海市气象学会气象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工作室、广州开放大学、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全国气候变化教育研究联盟、华东师范大学气候变化教育实验室等10家单位联合主办,由佛山市禅城区环湖小学教育集团、广东省何粤嫦名班主任工作室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气候变化教育研讨会暨“你好,寒假!”研究十年总结会,于3月14日在佛山市禅城区环湖小学教育集团成功举办。众多气候变化教育领域的专家、校长、一线教师和家委会代表亲临现场参与,同时,全国的教育界同仁及环保伙伴们也通过云端在线参与了此次盛会。

研讨会现场
成果展示 精彩纷呈
盛会伊始,与会嘉宾共聚四楼体育馆,参观体验禅城区校家社协同教育“你好,寒假!”项目成果。来自佛山市图书馆、佛山市气象局、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禅城区供水公司、祖庙博物馆、石湾街道妇联等多家事企业单位及近20所中小学参展。围绕气候变化探究的绿色生态、智慧科创、文创、艺创作品,绿色发电实验展示、会追光的“向日葵光伏板”、废旧塑料瓶打造的“发电保温墙”等,琳琅满目的创意作品让大家多维度、沉浸式地感受到禅城区在校家社合作开展气候变化教育的丰硕成果。




禅城区校家社协同教育“你好,寒假!”
项目成果展
盛会启幕 开幕致辞
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佑荪先生出席本次盛会并致欢迎词。他指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禅城区始终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核心抓手,在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构建“教联体”工作方面做出了许多的探索。他激励大家继续深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责任田”,让“协同育人”愿景变“共生共美”的教育美好“实景”。

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佑荪致词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李家成院长殷切寄语,他对每一位合作伙伴在10年项目的时间和空间里所作的共同努力表达感谢和肯定,同时也对未来的探索表达了高度的期许。他指出,气象局、环保局等政府部门的参与,将政府部门所掌握的气候变化相关素材呈现并分享给孩子们,而教师们则在假期前提供指导,在新学期开始后组织展览与评价,这使得多元主体得以共同参与并进一步推进气候变化教育工作的开展。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家成致辞
智慧碰撞 校际对话
大会由专题展演、专家沙龙、校际对话等三个环节构成,来自环湖小学教育集团的学生们用鲜活生动的表演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于气候变化的关切,来自佛山市植物园、生态环境局及博物馆、图书馆的负责人与教育工作者一起展开圆桌对话,以“生命”为主题词对未来在气候变化教育领域的合作展开了畅想。

主题沙龙环节
在校际对话环节,由佛山市禅城区文华小学何粤嫦校长的《热爱“不降温”,成长“不放假”——“你好,寒假!”项目十年我的成长回眸》,开启这场经验与智慧的接力。

禅城区文华小学何粤嫦校长作报告
接下来,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顾惠芬、佛山市禅城区环湖小学任利华、上海市金山区前京小学龚瑾晔等20多位学校代表分别从校家社协同教育模式、儿童视角与创新教育、气候适应与生态实践、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融合等多个角度分享了他们在校家社合作中开展气候变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各学校代表作报告
专家点评 高位引领
大会的最后环节,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开放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各位老师的分享进行了深入点评。专家们认为气候变化教育应当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实践性的课程。同时,他们也呼吁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到环保教育活动中来,希望社会各界共同搭建平台,推动资源互通与行动落地。

专家点评环节




据悉,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一直注重以家校社协同的方式赋能气候变化教育,以气候变化教育扩大终身教育的意蕴与价值。气候变化教育之路,需要我们以十年为尺,以百年为志。本次大会突出“全机构方法的应用”,成功探索出气候变化教育的多类型、多维度的诸多可行路径。这些宝贵经验,为家校社协同教育开拓新策略、新方法奠定了基础。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气候变化教育的行列中来,共同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部分与会专家合影
图文:广东省佛山市环湖小学教育集团
编辑:解秋雪 朱卫炜
审核:邹文 李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