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松江分论坛活动圆满落幕

作者:发布时间:2024-09-25

图片


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之际,第十二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分论坛,正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松江区泗泾镇拉开帷幕。


此次分论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华东师范大学主办、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承办、上海市松江区社区学院承办,特邀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育研究院专家执行副院长李家成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李兴洲教授作为重要嘉宾,华东师范大学专家团、松江区教育局分管领导、职教与终教科相关领导以及松江区社区学院领导班子出席论坛,松江区各街镇社区学校和派驻点负责人参加论坛。


图片

古韵今风,教育新篇

论坛开始前,特邀嘉宾和华师大的专家团迎着清晨的阳光踏入了这座承载着千年故事的古镇。古色古香的大街小巷,在刚过去的中秋节的装点下更显韵味,张灯结彩间,仿佛穿越时空,让人在感受传统节日氛围的同时,也思考着如何在快速变迁的时代中,保留并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他们漫步其间,观摩了泗泾镇四个社区教育学习点——泗泾安方塔、南村映雪、松风听音古琴文化馆以及中医文化馆。


专家团的成员们对泗泾镇创新性地利用古镇资源,将地方文化、历史知识以及传统艺术等元素融入社区教育中的做法大加赞赏,他们觉得这样不仅能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帮助居民深入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增强了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


实践探索,共绘蓝图

在专题论坛报告环节,松江区的代表们以“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终身教育松江作为”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终身教育研究的更新,为促进松江区终身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与力量。


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郭宁伟为论坛致辞,他代表松江区教育局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和朋友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他指出,此次分论坛在松江召开,代表着松江区正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稳步迈进。


李兴洲教授在题为《终身教育研究的现状省思与改进策略探析》的主题报告中,围绕“我国终身教育的研究现状”和“我国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两方面,明确提出了“强化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加强研究队伍建设”的建议。


在“松江报告”分享环节中,社区学院陆逸院长所作的《以终身教育软实力助推松江新城发展》报告从“依托G60科创走廊,体验科技魅力”“挖掘历史文脉,感受教育温度”“一方水土育一方人,推进生态教育”三个维度阐述了松江终身教育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服务供给和提升市民学习力,从而将市民综合素质持续转化为城市软实力。接着泗泾镇人民政府、洞泾镇社区学校以及泖港镇社区学校分别从“人文、科创、生态”三方面围绕着论坛主题作了精彩的案例分享,展现了松江终身教育人的情怀和奋进。


智慧碰撞,启迪未来

交流盛会由李家成教授担任主持,旨在通过构建一个开放包容、深度互动的平台,激发思想的自由碰撞与交融,汇聚多方智慧,共同探索终身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路径,以期为该领域的持续繁荣贡献力量。会议伊始,一段来自韩国终身教育前沿专家的视频报告精彩呈现,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国际视野与启示。


随后,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团成员相继登台,就终身教育的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而富有见地的交流。来自泰国的维蒂亚女士,以其独特的视角,强调了教育结合度、国家软实力及民众参与度的重要性。她基于本国成功的实践经验,分享了“没有人落后”的核心理念,倡导“从年轻到年老,从课下到课上” 全方位促进个人成长,提升全民的幸福指数与生活品质。韩国代表则聚焦于社区参与度的提升,探讨了如何创新策略,吸引并激励更多社区居民投身于终身教育的浪潮之中,共同营造学习型社区的良好氛围。


最后,李教授总结发言,他强调,在全球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大潮中,中国作为重要一员,应立足自身国情,积极融入国际合作的大家庭,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力量。面对学习型社会建设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我们需要有新智慧、新方案、新力量,共同开创终身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图片
图片


 随着论坛的圆满落幕,泗泾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都似乎回响着关于终身教育未来的美好憧憬。此次分论坛不仅是对终身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探讨,更是对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终身教育如何抒写新篇章的一次有力实践。引领我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启航。


图文来源:“上海教育” 微博